当前位置:今日智造 > 智造快讯 > 新闻

趋势前瞻 | 胡虎:三体智能革命推动智能新经济发展

2019/4/15 19:35:43 人评论 次浏览 来源:走向智能论坛 分类:新闻

关注走向智能论坛,与我们同行!

小智的话

近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沙龙”第六十次讨论会上,《三体智能革命》主编、人民邮电报研究部副主任胡虎指出,2019年是中国智能化元年,并介绍了中国原创智能化理论——三体智能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智能技术是三体的,数字技术只是三分之一,三体智能革命驱动智能+,也将创造智能新经济。本文来自:未名宏观,原文来源: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电子期刊《原富》2019年第4期总第48期,由作者审定修正后授权《走向智能论坛》公号转载。

趋势前瞻|胡虎:三体智能革命推动智能新经济发展

内容提要:3月23日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原富论坛联合主办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沙龙”第六十次讨论会上,人民邮电报社研究部副主任胡虎指出,2019年是中国智能化元年,并介绍了中国原创智能化理论——三体智能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智能技术是三体的,数字技术只是三分之一,三体智能革命驱动智能+,也将创造智能新经济。

胡虎: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苏剑教授的邀请,很荣幸和大家做一个有关智能经济和智能理论的展望分享。谈到智能的话题,作为《走向智能》丛书的倡议者和最早发起人,早在2015年,我就和十几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一起,酝酿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去探索智能的基本原理,并向上世纪80年代知识界非常著名的一套丛书,以传播科技、新知为主题的《走向未来》丛书致敬。《走向智能》丛书到现在已经出了3本,第一本叫《三体智能革命》,2016年10月出版,探讨智能化的基本理论,我是这本书的主编,作者共有9位。第二本叫《机*智》,探讨工业设备,工业机器智能的演进规律,作者是知名工业互联网专家赵敏、朱铎先,第三本叫《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作者是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的执委,安筱鹏博士,我国数字经济很多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这是国内第一套旗帜鲜明研究智能化浪潮的丛书。所谓《走向智能》,就是智能化,就是“智能+”,就是研究智能产业、智能经济,乃至智能社会,主要看读者希望从哪个视角去切入,作者从哪个角度去破译不同领域走向智能的规律。


2019:智能化、智能经济元年


2019年,在中国智能化推进的历史上,是一个元年。智能化是什么,目前看来,它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一个崭新阶段。今年的总理政府报告中,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热词,就是“智能+”,大家很自然就联想到了已经第5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的。在研究智能化的专家看来,“智能+”非常好理解,它与走向智能、智能化是同义词,事实上,几年前克强总理已经提出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这个题目,向智能产业、智能经济转型,就是要拓展一个新的经济空间。


与“智能+”相呼应,就在几天前,中央深改委通过了一份最新的文件,《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经济新形态”。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构建智能经济。之前,在2018年10月的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也提过“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更早的2017年7月,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发展智能经济已经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新经济战略高度了。这一下子将近几年刚刚热起来的数字经济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智能经济的阶段。


那么,我们要问,“智能+”和智能经济的出现,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数字经济说实话,在国内也刚刚才热起来没有几年,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数字经济的提出并开展研究有20来年的时间。按照某种统计口径,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大约站到GDP的4成左右。为什么这么快就要上智能经济,请大家注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2019年7项重要经济工作,第一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怎么推,我的看法是,主要依靠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所代表的行业智能化技术和应用。为什么这么说,可以“智能+”出现在总理报告中的上下文可以看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这就是“智能+”和“互联网+”的区别,互联网+可以在各领域并行推进,而智能+这个创新行为却是和工业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该说是比较聚焦制造业的。


如何理解智能+


智能+之所以出现在2019年,新一轮改革开放启动的第一年,我认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可以说“智能+”是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面旗帜。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质就是当新科技革命到了一个临界点——智能技术的扩散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经济性,很有可能成为通用目的技术也就是GPT——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科技与组织创新掀起的又一轮思想解放运动,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的又一轮生产力解放运动,其经济形态的突出的新的特征表现为智能经济。


近几年数字经济的突飞猛进,与4G的普及、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繁荣紧密相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广乾博士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轻装”的信息化体系,通过接入网络和平台的方式,让政府、行业乃至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不用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就能精准地找到并服务用户,这就彻底解决了过去信息化建设的高昂投入与成本黑洞问题。这是一个我比较欣赏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技术对各行业开始具有GPT的属性。那么,今天我们要看,智能技术是不是也已经到了可以引爆应用的临门一脚的状态。


智能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今年3月19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智能+”之后没几天,阿里就发布了一份对智能+的解读报告:《从连接到赋能:“智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出了智能经济的定义,核心意思是通过数据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外还有少数专家套用信通院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出对智能经济的理解,比如认为智能经济等于“人工智能产业化+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应该说,中国信通院对数字经济在我国的研究有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对数字经济分类和统计的方法,也已经被作为重要统计范式被联合国采用,这是中国数字经济研究影响世界的重要标志。不过谈到智能经济,如果仅仅从人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人工智能化两个角度来观察,我认为将非常狭隘,甚至会缺乏统计的意义。


作为一个热得发烫的新名词,智能经济和刚刚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相比,哪些没有变,哪些变了?我个人理解,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指标变了,从数字(信息、数据)资源的要素拓展到了智能资源的要素。其中的差异是什么?我认为,智能在资源的价值上比数据要多两个维度。


下面是我尝试给出智能经济的定义,智能经济应当是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具平台,以中低水平的劳动力资本、装备资本投入,中高水平的知识资本、数据资本投入,带来更少消耗、更优产出和更好用户感受的新经济形态。


智能经济的提出有一个极其现实而紧迫的目的,就是支撑中低速增长条件的高质量增长,实现多态就业,提升供需两侧获得感。


值得思考的是,难道数字经济就不能带来更少消耗、更优产业和更好用户感受呢,这当然是数字经济其中应有之义。但我们要看到,智能技术的进步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企业和各方面大规模利用智能工具,投入智能资本,智能成为比数据更加显著的生产资源、经济要素。对智能要素的开发,既不同于早期信息化时代提出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也不同于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资源的开发,而是三种智能技术、三类智能资源并重。


为什么说智能资源要比数字资源多两个维度?这不得不回到对智能的本源和理论的考察。因为,没有对智能的基本理论深入研究,是很难去讨论智能技术革命、智能经济,乃至智能社会的问题。只能人云亦云。


三体智能论:智能技术三大维度

三体智能模型

(资料来源:三体智能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016年10月份,《三体智能革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书中对智能从基本定义开始研究,出发点就是对人工智能的再认识。当时我们觉得社会上讨论的很多智能,比如说智能手机、智能制造,智慧地球,智能空调,根本就不是学科或者学术意义人工智能。但AlphaGo被超热以后,全社会一提起智能就将其与AI化等号,甚至和算法划等号。当时我们有句话,当工业界还在讨论Smart的情况下,全世界却在猛炒intelligence,很多人觉得是人工智能技术引导了智能制造等智能化技术革命的潮流,认为这个代表了未来,但对于一批来自工业界的专家学者而言,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我将《三体智能革命》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三界有体、三体有智、三体融智、三智化一。智能这件事情一共发生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也就是施瓦布教授在达沃斯论坛反复强调的物理世界、生物世界、数字世界。三个世界都先后产生了实体,不同程度具有智能。用通俗的语言理解,我们对智能的定义是效果论的,凡是能实现“遂人愿,知任意,话人语,类人形”的实体、技术系统都统称为智能。因为我们认为,智能的本质是一切系统对规律的感应、认知与运用。(与我们比较接近的一个对智能的定义,是工信部原副部长、北大兼职教授杨学山在《智能原理》中,给出智能的定义是主体适应、改变、选择环境的各种行为能力。)在我们看来,世界有很多主体不同程度拥有智能,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比如原始的物理实体系统,包括天体之类,生命、生物就具备较高的智能,其顶峰形态是意识人体,而人类创造的数字虚体也正在孕育新的智能。书中我们提出了三体智能模型,也就是物理实体、意识人体、数字虚体,三类智能是如何交互,如何相互赋能的过程。


三体智能理论通过对物理、生理、数理三类智能系统的考察,提取了一切智能系统的五大特征,将其作为对智能系统智能化程度判定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智能技术、智能产品如何在工程上得以实现的参考指标。首先是状态感知,第二是实时分析,第三是自主决策,第四是精准执行,第五是学习提升。在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这个技术发展之后,学习提升在这个环节获得了非常大的技术的动能,但是我们希望引起重视的是,智能技术前四个环节,完全无需人工智能介入,都能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智能技术,并不必然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起点。


智能技术系统分等分级


我们对三体智能系统有一个智能分级,初级、恒定和开放,L1、L2、L3。事实上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造的系统具有状态感知、自主决策、可靠执行,就可以成为一个智能系统,哪怕这个智能是非常初级的,比如说通过光感可以自动开启光源,并且调节亮度的灯光控制系统,甚至这样的系统不仅仅是不需要数字系统,不需要计算,甚至也无需芯片,它仍然是智能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把决策这里实现了,决策可以打一个引号,“决策”能力来自于这个系统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通过他的观察,他把我们观察到的科学效应灌注其中,通过科学效应,通过IfThen这种方式,当某些触发条件开始的时候,这个系统可以产生一些动作,可以控制,所以我们认为虽然是很原始的智能,依然非常重要。谁说智能技术一定要高大上,无需计算的工业智能技术,比比皆是。


第二类,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这一类需要计算系统,代码不需要太复杂,数千行到数十万行,基本逻辑就是知识写入软件,软件嵌入芯片,芯片驱动硬件,传感致动机器。在这个阶段,通常甚至都无需联网。举一个例子,包括智能洗衣机,自动调控工作模式的洗衣机。


第三类,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当智能化进入高级阶段,人工智能就必须出场了。比如某些军工企业已经研发,多达数百架的无人机群经过学习,可以成为一个智能作战的整体单元,在执行某个战斗任务,中途战损若干架,会随时重新组队形,重新制定作战策略,这里面就大量运用到了深度学习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


对智能系统进行分级分类具有重大意义,在学术上,我们希望强调,智能技术有多个来源,不要片面地用狭义的人工智能、甚至是深度学习来取代其他智能技术。在实践中,我们发展智能经济,首先应考虑从那些在产业界已经有了深度应用的智能技术入手,去推动其发扬光大,而不是一位追逐比较新潮,但短时间内难以落地的高大上AI技术。



三体智能理论的核心,就是制造业的智能技术,核心是推动从CPS到CCPS的发展。CPS我们认为应该是叫赛博物理系统,就是人通过数字系统来控制工业技术系统的平台,它为了实现更好、更精确的控制功能而构建,是工业智能技术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智能+”的发动机。但是为什么CPS出现了数十年一直不温不火呢,我的看法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5G。4G就是为了意识人体的高效互联而发明的,5G的大流量、低时延、广覆盖、可“切片”等特性,就是为了三体更高效互联、协作而发明的。我对5G时代的技术演进的预测是,5G+VR+MR等新技术将催生无处不在的意识赛博物理系统也就是CCPS,它将推动三体化一的技术发展,包括芯片嵌入人体、脑波直接读取、三体同在回路等,实现意数物一体化,知算行合一,到那时,我们才能说智能革命真正爆发了。而目前,只是进入智能革命爆发的前夜,人工智能即将面临突破,但现阶段具有经济价值的智能技术,主要还是L1与L2级的智能技术。


三体智能CCPS与工程院HCPS异曲同工

HCPS2.0 新一代 人-信息-物理系统

(资料来源: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工程院,2018)


2017年的5月份,在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与几位院士和《三体智能革命》的主要作者一起召开学术座谈会,对这一理论给予很多肯定。让我们非常自豪地是,此后,工程院有关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战略报告中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更加完备的HCPS理论框架,其中就有显著的三体特征。我们更注重的是意识人体,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工程院专家群体更注重强调人。实际上看CCPS和HCPS没有非常本质的区别。


要落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首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哪些智能技术是适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大规模验证并应用的,对于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产业界正在开展联合创新、揭榜挂帅。这是值得发力的重要方向,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忽略非AI的智能技术的推广提升。比如目前不少工业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就是如何将经验、知识最丰富的专家、工匠们“意识人体”中的智能,如何提炼、梳理,变成数字模型,乃至微服务、APP,可以在更广阔的场景中复制应用。此外,如何利用5G,让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多维度与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时互动,使得大量的制造活动可以在数字世界反复试错、现实世界一次做对;如何将CPS在工厂、企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工业控制,这些才是高质量发展真正得以落实的要害所在。


现阶段依托AI推动工业“智能+”暂不具经济价值


最后我想用三句话作个小结。一,智能技术是三体的,数字领域的智能技术只是三分之一,三体智能融合推动智能+发展,也将创造智能新经济。二,智能经济,特别是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结果。我们走访了很多制造企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但是面比较狭窄,深度也不够,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检测、智能分析是主流。但是在更有经济价值的环节,很少有应用的踪迹。原因很多,但并不是缺算法,而是缺数字模型,缺精准数据,缺业务逻辑数理转化,更主要的原因是算出来的结果不严密,靠不住。当然我们要看到未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深,数据将成为工业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人工智能最后一定会脱颖而出。但目前,现阶段,支撑制造业的“智能+”主要是CPS、模型仿真、数字线索、数字孪生、工业微服务、工业App等新兴工业智能技术,我不将其理解为IT技术,因为它一定是工业界的作品,而不是IT界的作品。三,智能科技革命的原理初步破译,但是智能经济的原理有待探究,这将是一个在学术界开山立柜的研究课题。《走向智能》丛书正在汇集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学术大家、企业家,共同来关注如何“走向智能”,谢谢!





作者简介:

胡虎——《三体智能革命》主编、人民邮电报社研究部副主任


相关阅读

1、胡虎工业互联网趋势观察:2019聚焦加快应用创新

2、胡虎工业互联网趋势观察:2018政策持续发力产业衔枚疾进

3、胡虎工业互联网热点观察:如何为高质量发展破局

4、《重构》自序|安筱鹏:拥抱数据驱动的智能+新时代

5、两会亮点 | 这是”智能+“的第一次,却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

6、智研院工业互联网专辑 |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智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7、重磅 | 智研院再出力作——《机?智》演绎智能制造落地之道

8、新书推荐|杨学山:《三体智能革命》走向智能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QQ:1138247081!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