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智造 > 智造快讯 > 热门直播 > 电子

智造参考 | 春秋战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迷局

2017/9/26 12:22:19 人评论 次浏览 来源:智造参考 分类:电子



     周朝之后,是为春秋。春秋算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虽有战乱,却是礼仪当先,绅士之战;春秋之后,是为血腥争夺的战国。一切以生存为第一目标,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脚。战国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厮杀,就是为了造就最后一个统一帝国。



而在当下,云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战国时代;而无论是工业云,还是物联网平台,都还刚刚进入春秋时代。血腥的挤压、消灭战尚未开始,竞争还处于跑马圈界的温和对垒状态。在偌大的工业跑马场上,放眼过去,每个企业都像是在春忙,砌墙挖壕扎藩篱,搭建自己的工业云平台。市场似乎还足够大,相互之间,大家搭讪的多,搭界的少。

工业云与物联网平台

本文旗帜鲜明地将工业云、物联网平台、云设施这三者进行区分开。否则大家说话的语境实在差别太大。


图1 工业云平台的三个支柱

那么,工业云平台是如何组成的?

云设施属于基础应用,例如AWS、Azure、阿里云等;而工业云,则体现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做支撑、内容应用、具体运营的,这里以PaaS层为主和少量的SaaS。例如领跑先锋Predix、三一重工的根云等;而物联网平台则是负责将万物相连的连接层和支撑层,例如PTC的ThingWorX。这里主要以PaaS为主。当然,这里面也有相互渗透的,也就是有的公司,会既做物联网平台,又做工业云(如西门子的MindSphere)。

目前行业中各种所谓的“工业互/物联网平台”,往往会混用。其实一般企业所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往往主要指的是工业云,是应用服务层。


图2 工业云平台的示例

云设施是一种基础设施的能力,一种分布式的储存、计算与部署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云设施还是一种通用性的支撑,还没有走到跟垂直行业的深度结合的时候。这是最为典型的IT架构下的产物,它跨越了行业、设备和软件本身。这是做IT的,喜欢用的IaaS层。


图3 工业云平台

工业云和物联网平台,则是工厂现场运营的直接支撑后台,它跟业务和流程、跟轰鸣的机器、跟大量的数据流动紧密地绑定在一起。真正的行业互联网的厮杀,正是发生在这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小心地把物联网平台,从工业云平台中剥离出来。


图4 物联网平台

根据著名IoT Analytics公司的物联网架构体系中,物联网平台,是源于软件后台得以支撑整个物联网体系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本身并不包含硬件设备(如传感器、网络等)诸多要素。当然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可繁可简,最简单的可能只是激活物体的相连。复杂一点,则带有更多的分析、数据库甚至可视化等功能。


图5 广义的工业云平台的分布

来源:Gartner公司,2016


如果把云设施排除在外,则可以把“工业云和物联网平台”,称为狭义的“工业云平台”,

工业云的复杂

值得玩味的是,对于云设施而言,天下格局基本大定,剩下的只是在撕扯规模。这是一个战国雄起的时代。唯一不确定的是,就是云设施如何跟行业结合,如何跟工业云平台进行对接,从而产生了无穷的变数。

工业云,则是公元前的春秋时代了。与云设施的天下大定,和狭小的物联网平台的局面不同,这里仍然处于混战的局面,而且市场巨大。

这个原因,是来自现场运营的复杂性,需要担负着多重连接的使命。既有传统M2M(机器连接)——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历史使命,在自动化时代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老命题;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连接,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对基础设施、机器对环境。然而连接之后,产生的分析、业务则是更大的挑战。这是工业云真正产生魅力的地方。


图6 工业云的挑战

这给当下各家公司对于战略的判断,呈现了巨大的困难。你很难严格界定你的竞争对手,也很难面向未来去开展技术的想象。

当马云在天津智能大会挤兑李彦宏,说应该“少想竞争对手,多想想未来”的时候,看似正确却做不到。没有人能够透过迷雾看未来,当下能看的,只能是被动式的应战。快速发展的技术为所有人打开了模糊不清的视野,看着同赛道的竞争对手在作何选择是最现实的路径,同时还要警惕着那些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的跨界选手。一切都是手忙脚乱,难以设定既定方针。

而工业云,实际上决定了行业的根本属性。所有的争夺战,必然围绕这个而来。这才建立面向行业互联网的工业大本营。

如果我们跳开了这样的环境,想想当年东周式微,中国式的分封制度开始瓦解的时候,当时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此等画面何其相像。


工业云进入春秋时代

工业云的追逐,取决于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坚定的信心。如果无法对设备资产和业务流程数字化,并且通过数据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服务价值,那么这块阵地就只能留给竞争对手。

GE目前为止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一家。从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以及随后推出联盟以来,喝彩不断。实际上,GE几乎靠自己一己之力,将“工业互联网”这个最为普通的词,提升到一个无数企业追捧的高度。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由于理念很早,对工业互联网的愿景比较清晰,策略比较完整。更重要,也是最大的优势是,它本身就是工业公司,既制造设备也运营设备,这些经验可以通过软件,直接放到平台上,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SAP这次同样比较早的嗅到了数字化工业的新味道。除了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德国工业4.0早期的发展,也是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的早期成员。作为对数字化制造有着充分理解的公司,也极力推动力工业4.0与IIC两个组织之间的框架性对标。然而,SAP本身对设备连接、设备管理等以前几乎是空白,他们去年九月收购了意大利的PLAT.ONE。PLAT.ONE是一个企业级M2M和物联网应用平台。PLAT.ONE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为全球主要的电信公司和工业设备公司连接应用程序的平台。SAP计划要把PLAT.ONE与其分析产品SAP HANA云端平台整合,进而推出如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与链接,以及其他物联网相关服务。

几乎马不停蹄的节奏,在今年二月,SAP推出了Leonard物联网系统,作为物联网平台最为重要的战略。随后在五月份,SAP的Leonard战略继续升级,成为并列SAP S4云平台的最大的双引擎战略。工业互联网是端到端,从设备到业务系统的连接,而SAP恰好在在工业应用系统上提供解决方案,拥有大量的工业客户。

可以说SAP在推动IIOT方面策略,都显得过于激进了。去年宣布投资20亿欧元,计划在2020年完成到位,投资收购或将成为主流。

可以看出来,关于工业云平台的战略,大家都没有完全想清楚。一切都在探索。

西门子在2017年加速推进的MindSphere则是以“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理念而生,它强调了面向底层的连接性,呈现了物联网平台的特点,就物联网平台而言,西门子先从自家的管道改造开始,完成既有设备的连接;而更重要的价值,则需要构建生态,凸现工业云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QQ:1138247081!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