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的概念。工业互联网推崇将机器同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相连接,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这一概念同德国的工业4.0等相近概念迅速风靡全球,被认为是引导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康庄大道。2015浦江创新论坛的“工业互联网”分论坛上,国内外多家领先企业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下是与会专家现场发言摘录。
孙明(海尔家电产业集团智能制造自动化总监)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生态系统
传统企业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封闭串联流程、库存压货形式的模式以及比拼价格的销售方法已经完全无法应对互联网时代用户越来越明显的零距离、去中间化、分布式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生态系统,使用户参与到个性化定制的全流程,进而使用户在体验中不断完善产品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选择。而在传统的制造业体系中,生产的高度柔性必然导致生产组织的混乱。工业互联网技术正是推动体验服务需求同现有工业体系融合的途径。
阮为民(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总工程师)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增值服务的重要产业模式
目前全球电梯市场的普遍趋势是靠运营维护等服务来赚取主要利润的,在德国等发达国家电梯硬件的销售收入只占总营业额的35%,其余65%都是通过运维服务获取的。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制造业的结构也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为中心,这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工业互联网就是实现增值服务的重要产业模式,以及提升服务能级的重要途径。这对增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范菲雅(上海东方申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工业互联网让全生命周期的工厂运营模拟成为可能
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主要面临有六大问题:如何规划布局、如何开展信息融合、如何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如何适应生产和市场变化、如何提前预判未来可能的问题、如何保持领先。而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数字仿真工业系统则可以开展从规划建设期到投产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的工厂运营模拟。这能够极大的节约企业的规划、运行和决策成本,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王震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物联网规划总监)
生产将从制造商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
工业互联网将重新定义“生产”和“消费”:生产将从制造商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而消费将从产品消费转变为服务消费。
目前的创新焦点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迁移。轻资产、免费、重体验的消费互联网在2014年拥有70亿连接;而重资产、收费、安全、可靠、实时的工业互联网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000亿连接。工业互联网将以爆发的形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对制造业提供多层次的支持。
物联网面临着三大挑战。首先是传感器的智能化,包括哑物体(不发出主动信号的对象)、多样化接口、兼容性和互通性弱。其次是泛在连接,包括低延迟、高带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连接方案。最后是数据价值创造,需要专业领域知识、数据共享模式、安全与隐私方案方面的突破。
蔡进(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和物流之间的共同发展
对工业领域的升级主要有两个途径。除了受到普遍关注的技术创新途径外,还有一个是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途径。在后者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业生产同物流的融合。这一融合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模式,并且非常需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基础。去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6%,远超过美国8%-9%的水平。这意味着五万亿元的效益损失。通过工业和物流的融合提升工业势在必行。
第一,物流的转型升级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战后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实物配送阶段,物流限于销售行业;二是80到90年代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生产过剩阶段,社会共同的发展目标是降低成本,于是产生了一体化物流的方式,并开始延伸到企业的生产采购领域,对全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整合;三是9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进入经济转型期,物流业也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阶段。物流业始终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我国物流业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衔接过程中,这同我国经济状况是相符合的。这一格局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创新升级,物流的创新应该伴随着工业的创新而创新。
第二,互联网是我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机遇。我国工业效率底下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环节割裂的问题:采购和生产割裂、生产和产品流通割裂。这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作用就是能够连接这些脱节处,使我国的物流水平迅速达到国际水平。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和物流之间的共同发展就必须符合融合创新的根本要求。单纯的物流离开其他行业没有任何意义,融合过程中才会产生出新的价值。
第三,促进物流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各司其职。政府方面能够做的主要是顶层设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高层协调和政策推动等内容。企业方面需要完成的则是物流标准化、设备的智能化等问题。物流应当是为了社会运行降低成本而不是只为本行业赚取利润。
胡晓(通用中国软件及分析中心总经理)
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将突破当下物流的瓶颈
未来工业互联网推动下的物流业主要有两个重点发展方向:
一是最后一英里的城市物流。据统计最后一英里(从配送中心到城市中心)的城市物流活动占用了交通设施的10%、产生了40%的污染和噪音、占用了25%的道路使用空间。货运里程的60%-65%是为了进行循环运输,但运送的物资只占交易货物总量的28%。
二是全球联运物流。火车/汽车,火车/火车,港口/港口的转运是全球物流体系中的瓶颈,也是过程最不透明(难以把握和追踪)的运输环节。
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包括智能泊车与交通流量监控、智能运输服务、智能港口作业、智能航线运营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这两个瓶颈的运输效率。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