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智造 > 智造快讯 > 热门直播 > 机械

【智能制造】2017年江苏省智能制造推进工作计划

2017/7/28 16:16:11 人评论 次浏览 来源:优康跨境电商 分类:机械

前言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和《江苏省“十三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提升制造强省建设发展水平,江苏省经信委特制订2017年智能制造推进工作计划如下....

总体要求和目标

落实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行业、分区域、分阶段有序推进智能制造,着力开展智能工厂(车间)建设试点示范,强化智能制造基础支撑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交流合作体系建设,推动苏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创建,切实引导企业加快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苏智造发展水平。

到2017年底,全省累计创建450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装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7%左右,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达55%,关键管控软件普及率达到53%,重点管控系统集成覆盖率达30%。全年新增首台(套)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线60个以上。

重点一: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1、创建各级各类示范区

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积极推动苏南地区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尽快制定智能制造示范区创建目标和工作方案,引导各有关市县开展创建工作。开展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创建,挖掘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区典型标杆,总结推广示范园区经验模式。积极申请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2、推动智能制造工厂(车间)建设

研究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分类推进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改造和全产业链智能化提升。分行业梳理、确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建立重点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库,分类有序开展智能车间提升和智能工厂培育。实施装备升级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组织实施一批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投资项目。继续开展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创建和授牌工作,加强经验梳理和总结。

3、开展行业典型示范推广

在纺织、钢铁等行业举办示范智能车间现场推进专题活动,鼓励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较好、智能车间建设成效明显的地区,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智能车间现场推进活动,引导行业企业对标学习和赶超。分行业组织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组织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智能制造推广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发展竞争力。

4、推进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加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中德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争取和实施跟踪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和资金使用安全。对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的项目,建立项目台帐和跟踪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经信部门的监管责任。按照国家要求,严谨有序做好国家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重点二:推进智能制造基础建设

1、提升智能制造基础性共性技术水平

围绕智能制造重点领域需求,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等创新中心试点建设。支持企业围绕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实施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攻关。支持各地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企业研发机构,新增6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加强智能制造自主装备研发和标准建设

支持装备企业服务智能制造,加强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和重大成套生产线的研发,支持用户企业与装备企业联合开展重大生产设备、成套生产线的研发。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牵头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加强智能装备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生产工艺标准化。

3、加强智能制造软件产品研发

鼓励支持研发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研制工业软件集成产品和系统,突破面向产品设计仿真、制造执行、车间设备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智能服务等高端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重点领域工业软件,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产业化发展。

4、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持续开展“企企通”建设工作,扩大“企企通”工程覆盖范围,全年新增2000家应用企业。启动江苏宁苏量子干线建设工程,开展相关工程试验。加快建设全省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平台等工程项目。

5、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建设

大力实施两化融合贯标“百千万”工程,制定省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标准,分行业、分领域树立标杆,分行业组织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对贯标试点企业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体系贯标工作。

重点三:强化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建设

1、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推动资源整合能力强、能够有效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服务机构牵头开展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诊断,加快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商、智能制造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为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服务。

2、加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建设

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服务领域,突出抓好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分行业开展研发、智能化、管理现代化等服务。支持1+60+N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建立平台网络运营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库、服务平台库、双创基地库建设,推进省、市、县协同服务,营造发展环境。支持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江苏分盟建设,进一步发挥省智能制造服务联盟作用,滚动建立省智能制造专家库,加强智能制造技术咨询、专题培训、对接交流等系列活动开展,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企业、应用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发展。深入开展“高校进企业、企业进高校”双进活动,加强校企技术、人才交流互动,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咨询诊断。

3、强化智能制造信息安全服务

建立工业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通报机制及技术支撑平台,及时采集、有效预警工业领域信息安全风险。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工业领域网络信息安全检查。组织信息安全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大本土安全可控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培育、扶持信息安全专业服务队伍。开展信息安全管理试点示范。

4、加强智能制造专业化人才建设

推动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培训载体,举办7期先进制造业系列专题讲座、1期精益制造专题培训班,1期围绕智能制造发展的经信大讲堂,围绕“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主题,举办1期分管市(县)长专题研究班。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走进示范智能车间”、参访“领军标杆企业”活动,加快智能制造推广应用。举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国制造2025、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专项人才招才引智活动,培养和引进智能制造专业化人才。

重点四:加强智能制造领域交流合作

1、推动重大活动平台建设

高水平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配合南京市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智能制造供需对接活动,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与需求企业进行对接,推动优秀国产装备、国产系统、国产软件示范应用。

2、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继续推进与德国工业4.0主管机构、欧盟商会以及西门子、菲尼克斯等知名跨国公司战略合作,建立覆盖技术合作、标准制定、人才培训等多领域的工作磋商和交流机制。支持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太仓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等对外合作项目建设。

3、继续加强省部合作

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信部《关于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江苏智能制造发展。

4、加强与重点企业的合作

推进协调省政府与阿里、华为、中兴、腾讯等重点企业合作并制定合作计划。实施“133”工程,推进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与省内30家两化融合服务机构、300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QQ:1138247081!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