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智造 > 智造快讯 > 热门直播 > ERP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得靠ERP的活数据,这家房企玩得溜

2017/3/6 7:43:06 人评论 次浏览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分类:ERP

近几年,互联网与云计算风起云涌。地产行业的业务与IT技术的结合如何顺应时代趋势?有的公司还在谋划,很多公司已经在布局。但要真正地实现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落地,具体的突破点在哪里?根基与核心又在哪里?地产IT的角色又该如何扮演?

3月2日,龙光地产集团CIO李建伟在明源云总部进行了“龙光信息化顺势谋变之路”的主题分享。12家房企信息化负责人一起进行了交流互动。

龙光地产集团CIO李建伟

1、龙光地产的“互联网+”实践,紧跟技术趋势与时代潮流

业务板块多方面已经实现互联网同供应链、营销、工程等等的深度结合。

1)供应链+互联网:有效扩张供应商资源库

2012年,龙光建立了互联网采招平台。我们的供应商先要进行网上注册,填报资料,报名参与投标。中标的公告都通过互联网进行。甚至投诉和满意度调查等等,当年就已经落地了。

2014年流行移动互联网,我们那时候就上了微信平台。在这里我们也顺势而为。

2)营销+互联网:发现与提升案场人均跟客潜能

我们在2007年上了销售系统,那时候重点关注的是卖楼、收款的情况,业务管控还不是很完整。后来我们发现内部的业务管控,或者是公司到异地发展以后,要控制或者监管起来,业务本身逻辑的运转会发生很多问题。

去年,恰好明源有一个云客的产品,可以实现前端的管理。就是我们认为后端已经管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了,就向前端的过程去做关注,我们关注渠道管理、移动销售,包括案场的客户跟进情况和销售情况,实时都可以看得到。我们一线项目的实时情况,集团领导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特别是我们的案场里面有一个人均效能,置业顾问每天跟进的客人是多少,这个客人的回访量是多少,二次跟进、循环跟进等等情况,都可以在手机上反映出来。这就可以看出我们人均每天的跟进次数,这都可以显示出来。

3)物业+互联网:提升物业管控水平与业主居住的体验

前两年炒得很火的一个概念就是O2O,现在回过头来看,O2O真正落地的可能相对大公司好一点,小公司可能就不了了之。虽然很多公司是冲着资本市场去做O2O的开发,但是它的确把我们物业管理,通过线上的规范,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提高了对我们业主的服务水平,规范了我们内部物业人员的行为。同时对有些物业的维修公司的服务态度、响应的效率,还有对人工绩效的审核、评定等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了物业的管控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业主居住的体验。

4)工程质量+互联网:监控工程质量的隐性问题

我们以前更关注工程的进度,因为那时候是卖方市场。后来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供应商的工程资质等等会带来很多隐性的问题。我们在2016年和明源合作,有两个项目进行试运行,主要是把甲方、施工方和监理方拉到一个平台里面,透明化地把整个过程管理起来,比如说质量的监控、还有实测实量等等。

5)客户服务+互联网: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我们2013年上了客户服务系统,当时这个系统在行业里面相对来说落地还是比较扎实的,管理规范也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后面又上了4008服务电话,再到现在的微信,层层推进,由我们公司这一端向用户那一端靠近,把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

2、与业务紧密相连的ERP,是产生和构建内部大数据的基石与核心

我们内控的大数据,可以帮我们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一是预警。我们把整个经营活动在数字化以后,产生一些自动化的监控,发生一些预警。

二是智能化。我们的预测和决策,有了这些业务的规范,有了完善的监控体制,就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来达到我们的预测和决策的目的。我们前两年上的经营分析系统,就把我们所有的业务的数据、进销存的数据、库存的数据、销售的数据、回款数据等等在一个平台上展现出来,供老板做最快的决策。

现在传统行业的大数据,基本上都是内部数据。如果内部的数据都不统一,都没有实现业务数字化,你去给老板汇报,就会发现不同的部门说的同一业务数字都不一样。为了核实一个数据,大家通宵加班,这样的效率你要再谈大数据,没人会信。所以还要回到焦点上来,就是我们要建立内部大数据。服务于我们业务的ERP,是我们的大数据的基石。ERP才是真正的核心,其他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你在ERP的基础上构成的。

以前我们的经营管控主要是重结果的,但是现在竞争更激烈,我们除了看结果以外,对全过程都要进行扫描、监管、控制。所以这些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至少对我们来说,要先把这部分做好。精细化的管控,就是精准、严、细。这个严主要就是突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并控制偏差。

大家知道前两年的小米模式,小米手机卖得很火,为什么?它就是把客户服务做得非常到位,做得非常好。

我们公司在2013年建立了客服系统。通过客户400电话和微信,把投诉、报修、自选的那些点梳理出来,再把物业环节的数据沉淀下来,把保修环节的数据沉淀下来,通过移动验房系统把交付环节数据沉淀下来,通过移动质检把施工环节的数据沉淀下来。甚至在前端的采购环节,跟供应商合作的好不好?赔付是不是需要在结算里面给它反映出来呢?我们可以一直到追到前端。

这些数据拿来做什么呢?就是维护我们的客户忠诚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我们的风险控制和品牌起支撑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供应商精细化管理。我们的采购和成本环节是随着业务的管理越来越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管控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是今年我们又提了一个合同全过程管理,以前是线下完成的,或者很多公司都不是很重视的,现在我们把它放到线上来。还有一个就是签字、付款、竣工验收、合同结算等等,都要在线上完成。

再分享一个“营销费用+佣金管理+营销按金管理”的案例。营销费用通常占整个项目开发费用的2%左右。通过审计发现,我们营销费用有一部分是失控的。我们前期把公司管控、系统化的建设以及成本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的管理做得比较扎实后,开始对营销费用从预算到计划、执行、付款,到对标分析建一个新的系统。

新的系统会重点关注佣金,佣金大概占营销费用的50%左右。同时通过业务前端,在成交的时就监管佣金的来访数据、成交数据真伪,让整个过程规范透明,这就是精细化管理。

地产业务各关节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控,才能产生足够有用的鲜活数据。通过沉淀、分析、应用,才能开始构建我们的内部大数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ERP这个基石和核心。

3、地产IT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是平行阶段。在公司小的时候,IT是负责IT的,比如说网络、视频、基础通用系统的东西。自己做,或者找一个外包公司来做。我们是平行的。

第二是支持阶段。随着业务系统越来越多,涉及到IT技术相关的东西,肯定是需要去给他们做支持的。甚至他们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理念要变成业务系统支撑,我们是要对他们进行支撑,所以我们起到的是支撑作用。这个时候IT在创新的过程中是一个追随者,业务部门提一个需求,IT部门给一个方案,然后去实施。

第三是协作阶段。这时候业务和IT之间通过协作来完成,并且我们公司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或者是姿态,去迎接IT的创新。龙光目前很多业务环节,或者是一些新的系统,基本上处于这个环节。

系统落地最关键的是跟业务的契合度。比如在2011年上成本系统的时,我们也比较过其他供应商,做了背景调查。当时IT和成本部门一致认可明源,主要是因为:

第一、明源是专注于深耕房地产行业的,在房地产行业里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对业务非常熟悉。第二、龙光的成本管控更适合以目标成本为规划、以合同为载体的管控模式。这又是明源非常拿手的实现逻辑。所以比较熟悉业务的厂商,容易获得IT和业务部门的一致认同,后期的落地运行也会更加顺畅。

第四个是引领阶段。去年我做了一个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把云客这个系统,由IT部门带给业务部门推给一线,推给业务层去使用。

我们判断云客不仅是一个前端管理的精细化管控,而且业务精细化管控之后,所有的业务数据是可以沉淀下来的。为我们以后的客户大数据做一个支撑,分析客户有哪些特征。你要和竞品楼盘做一个对比,你要和阿里或者腾讯合作,做一些精准营销,如果你连前端的承销数据都不完善、不准确、不清晰,成交的客户的行为特征、基本信息你都拿不出来,你对客户的画像都是很模糊的,或者是扭曲的,你怎么再往前面一步走?

总结

变革、创新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变革、创新绝对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你没有技术、业务、管理的沉淀和很多年持续的经营,你想突然走上另外一条路,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信息化的建设,它是技术、管理的结合。IT的建设要支撑我们的公司战略,建议做长期的规划,然后分步落地。

查看更多“互联网+房地产”新科技,请点击下图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QQ:1138247081!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